新闻公告

综合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正文

西交大“色彩的可能”团队:以爱之名,为乡村上色

发布日期:2022-08-18浏览量:

盛夏,翠绿的秦岭山巅云蒸霞蔚,逶迤延绵的峰岭环抱着佛坪这座安宁的小县城。绿水、青山、花海、麦浪......这是乡村的色彩,淳朴、和乐、遗迹、手艺......这也是乡村的色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象共同诠释着乡村“色彩的可能”。如何能够做好乡村的“调色师”、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呢?西安交通大学“色彩的可能”三下乡活动团队深入佛坪十余天,用作品将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乡村特色等融入村民环境建设中,以实际行动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留住原色:以乡村非遗工艺继承传统文化

七月的佛坪县阳光丰沛、生机盎然,在西岔河镇中心小学,西交大“色彩的可能”团队进行着为期三天的支教活动。面对暑假期间依然在校的小学生们,西交大的同学们陷入了思考:如何既能做到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玩耍中收获知识,又能做到契合“三下乡”实践主题、结合所学专业带来富有特色且内容扎实的基础课程呢?经过细致商讨,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选定为最佳的切口。

以“非遗进校园,传统我继承”为主题,团队敲定11名成员负责8门课程,涵盖色彩、音乐、建筑、绘画、拓印、扎染、摄影、医学常识等,在理论层面的简单介绍后,成员会与孩子们展开互动,鼓励、带领他们动手实践,亲身参与到非遗工艺的制作过程中。支教的“小老师”们将画笔和调色盘递给“大山里的孩子”,孩子们听讲时的坚定眼神、探索时的创造力、活动时的灿烂笑容,都将那淅沥山雨、炽热酷暑、绵长山路轻轻融化。在对非遗工艺的继承中,乡村的原色愈加清晰、浓郁,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的眼中、手中焕发出崭新的生命活力。

孩子们在进行植物拓染课程


提升明度:让乡村在调研中展现鲜明特色

深入佛坪,需要穿行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在连续几日的雨水天气后,团队调研组的成员出发了。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要求指引下,成员们兵分三路,分别对佛坪的非遗竹编工艺、特色建筑和居民医疗卫生现状进行实地考察。

团队成员进行基础医疗调研

收集、归纳手工艺人的日常故事和工艺制作中的技术难题是竹编组的任务,在与县政府的深度合作中,西交大同学们发掘、激活、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为其赋予鲜活时代价值,推动建设有底蕴、有内涵的文化新乡;建筑组重点发掘、提取佛坪民居建筑中的文化符号,并借助科技将其与小红书苑的场地设计、氛围营造融会贯通,让乡村的鲜明“性格”留存于“骨血”之中,打通文化自信这一重要环节;在佛坪多个地区街采的成员来自医疗组,他们负责了解当地居民对佛坪医疗条件的认可与满意度,直击医疗“痛点”与“病根”,为乡村生活质量改善和提升贡献力量。实地调研用案例、数据让乡村“开口说话”,佛坪的特色更为鲜明、有活力,乡村振兴的画卷更为鲜艳、易着力。


调和色调:为乡村融汇时代符号设计景观

建筑系的学生是团队中的大多数,怎样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赋予乡村更多色彩的可能呢?团队成员让佛坪文化墙绘与景观装置设计来了一次“艺术的碰撞”。佛坪特有的国家级保护动植物为墙绘图案提供灵感,大熊猫、山茱萸、红豆杉、象鼻兰、紫斑牡丹......小红书苑的墙壁化身为活的博物馆,极具通透感的围合式景观亭则由竹编技艺制成的片材搭建。在一次次手工编制的过程中,同学们凝入对佛坪的记忆、情感与期待,以调和的方式留存传统印记同时,融汇时代符号。

整体墙绘和实践成果展

团队成员手工编制搭建的景观亭全貌

团队成员手工编制搭建的景观亭局部


凝聚青春力量,助力美丽乡村。西交大“色彩的可能”团队,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交大学子新时代青年力量。学子们在实践与沟通中也了解新农村的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用专业能力助力国家乡村振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团队负责同学康睿博在活动结束时谈到“作为团队负责人,从统筹、规划、对接再到实地落实,每一个环节都是全新的学习过程。每个过程,我感受到成员们背后的辛苦付出以及在支教课堂上的大放异彩;从调研到摄影,从工作准备到工作施行,每一个人都在履行着自己的责任。炎炎夏日,青春无畏;设计实践与景观营造,有过轻轻蝉鸣的色彩碰撞、有过彻夜灯火的竹编制作、也有过宁静夏夜的星空夜话,这场相遇,让我们的夏天也因此变得清亮明朗。”

团队闭幕合影留念

回望群山,阳光透过云雾,佛坪正在光芒照耀下熠熠生辉,这座深山里的小城,保留着朴素的原色,也在传统与时代的融汇中寻找着更多色彩的可能。


文字:石  峰

编辑:汪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