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综合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0级专硕党支部热议《党的意志与西迁精神》

西迁精神——国之所需,我之所向

西迁精神——国之所需,我之所向

发布日期:2022-04-15浏览量:

历史铸就荣耀,精神永垂不朽。60多年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党的号召,从黄浦江畔迁到渭河之滨,铸就了坚毅厚重、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彰显了党领导下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精神追求和使命担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2022414日,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2020级专硕党支部组织党员、积极分子观看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心怀‘国之大者’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的第六期辅导报告——《党的意志与西迁精神》。

会议结束后,张馨予同志表示:在《党的意志与西迁精神》报告中,贾箭鸣教授讲述了1956年交大人为了响应党西北建设的号召,告别繁华的大上海来到相对落后的大西北,他们的这种艰苦创业、胸怀大局的精神让每一个人由衷的深感敬佩、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西迁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和标榜。它激励着当代交大青年敢为人先、克服创业中困难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我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使命和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繁荣富强的事业而奋斗!“西迁精神”只是一个缩影,在祖国的角角落落有无数个同西迁人一样用整个生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扎根西部、扎根基层!

李纪薇同志谈到:《党的意志与西迁精神》报告讲述了1956年交通大学六千多名师生,响应党中央号召,满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从上海黄浦江畔奔赴古城西安,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西迁”,西迁催生了一批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并重振理科雄风,更加强劲的学术创造力;磨砺出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牢固根基。六十几年来,在西安这方沃土上发展成长起来的以交大西迁师生为主体、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精神内涵的“西迁精神”,不但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交大人,也激励着我们回馈社会、报效国家。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同志,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发扬好西迁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继承老一辈交大人的“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砥砺前行,以爱国奋斗彰显新人的青春底色!

王思琪同志表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但西迁精神的内核永不过时。总书记说过“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西迁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最伟大的“迁徙”,在党中央的号召下,许多青年才俊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去往西安的列车。西迁时,交大校园里流传着三句感人至深的口号,“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 这些话语生动昭示了西迁人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选择、思想境界和行动风范。

时代在变,精神不变,“西迁精神”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故事,更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不求回报,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应当终其一生所追求的。能有幸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名学生,使我更加坚定了对“西迁精神”的学习和追求,我身为一名学生党员,更是愿意带头作出努力,双脚踏地,一心向上,在塑造自己的同时影响他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以将自己的价值奉献在祖国需要我的地方。新时代,新征程,正需要我们交大新青年传承伟大的西迁精神。

刘秋月同志表示:历史铸就荣耀,精神永垂不朽。党领导下的知识分子西迁铸就了坚毅厚重、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是“西迁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作为青年一代,要学习老一辈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响应国家工业发展需要的大局观,自觉站在党和国家角度,做好西迁精神的新传人。

陈驰同志表示:何谓“国之大者”?我理解的“国之大者”是关乎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关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要事。

心怀“国之大者”,首要的是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这一立场,就是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心怀“国之大者”,要提高政治鉴别力,善于识破政治陷阱。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心怀“国之大者”,要保持清醒政治头脑,识别防范政治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高度重视那些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政治后果的事情。心怀“国之大者”,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王泫博同志表示:人们都知道交大西迁的壮举,但壮举背后的细节往往会发人深省。

为什么要做交大西迁呢?周总理曾说,西北过去是落后的,但是必须成为我国建国的稳固后方。不要仅仅从艰苦条件出发那样去看西北,条件太舒服不能锻炼培养青年,而应该是经得起风霜,西北是苦,不仅有风,而且是大风,引导青年克服困难,应该是求之不得。亟待建设的西北与静待成长的青年,他们的相遇,该多是一件美事。

交大应该怎样西迁呢?根据毛主席提出的处理好沿海和内地建设,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等十大关系的重要精神,也针对当时国际形势有所缓和,沿海发展重新步入快车道后同样亟需建设人才的实际情况,周总理提出了交大西迁的基本方针: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兼顾两方面需要,这一方案也得到了毛主席的首肯。西北的建设需要沿海先进地区的支援,但不能盲目,统筹兼顾才是国家发展之道。

严茜同志表示:今天学习了《党的意志与西迁精神》讲座之后,我详细了解到了五十年代交大西迁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历史背景:持续紧张的国际局势,深入推进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改造和建设。西安成为我国大规模开展工业建设的重要一翼,进入空前绝后的大发展时期。交通大学内迁西安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支持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西部发展的战略部署。

参与此次热议的党员与积极分子还有:侯家杰、谢德智、孟龙龙、王颖、杨守富、李洛文、张义磊、喻子凡、艾鑫、杜晓宏、曹宇琦、王浩若、廖佳、杨彤曦等同志。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首西迁人踏歌西行、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和扎根西部、开拓创新的宏伟画卷,西迁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映耀心扉。




图片:2020级专硕党支部

文字:2020级专硕党支部